“2014绿公司年会”于4月20日-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会上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原招商银行(9.84, -0.17, -1.70%)(10.03, 0.02, 0.20%)行长马蔚华与原中国工商银行(3.44, -0.03, -0.86%)(3.47, 0.00, 0.00%)行长杨凯生讨论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以下为对话实录:
主持人 陈龙:
现在如果将来看的话,你们从银行角度,会不会预期坏账率会上涨或者平稳,另外一个问题,不同方面,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因为调结构产能过剩的一些行业面临的一些困境,包括现在中国公司债杠杆率比较高,这几块相对来说让银行更担忧的哪几个方面?一个是坏账率是不是还会持续去年以来往上走的趋势,当然不可能准确地去判断,另外一个就是相对的这几块,哪几块更让人担忧?
杨凯生:
我认为三期叠加的效应还在持续,我们过去常说一句老话叫经济决定金融,这样情况下,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稳定可能还是要受到考验的,据我了解,各家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在制定全年的业务发展计划的时候,实际上都对各自的今年不良贷款率控制水平,都是有一个内部的经营控制目标的。我觉得在现在经济下滑情况下,可能略有上升,但是总体来说,肯定是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可以承受的水平上,不会有一个很陡峭的曲线上去,应该是比较平滑的,要说挑战的话,实际上我觉得银行需要认真考虑、认真应对的,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从我们的整个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讲,需要认真应对的还是结构调整的问题。
马蔚华:
教授和媒体问问题老问,会不会继续上升,或者上升是好是坏?实际上我们实际工作的时候,上升不一定是好事,下降不一定是坏事。经营一家银行,我们每天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平衡,银行是高风险行业没有风险也没有利润,如果不良率降到零,可能利润也没有了,这绝不是好企业,我们每天都在经营风险,所以经营风险是银行业的本质特征。所以关键是怎么样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平衡。从宏观经济来说,中国银行业不良率整体上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九点几,拨备覆盖率超过290%,准备金率20.5%,存贷比都是非常符合监管的要求,现在看这些指标毫无疑问。
大家的担心是什么?中国面临结构调整、经济转型,这个过程中,大家担心不良资产上升。我觉得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过去长期地发展,现代高速增长,GDP年均将近10%,信贷过去30周年,年均22%,高速增长的时候,可能不良往往会淹没在比较大的增量中,现在结构调整了,现在大家担心是,一个放缓、四个不确定,担心经济增速放缓,四个“不确定”,政府平台,大家看得很重,西方看得很重,第二房地产,每天大家都在关注,第三结构调整,第四影子银行。我们跟境外投资者、境内外媒体每天讨论都是这个问题,担心有没有道理,也是有道理,不是往上就是往下。一个放缓、四个不确定的理解跟我们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影子银行,西方影子银行高杠杆率、期限错配,大多数是资产证券化衍生品,中国影子银行信贷规模以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这些理财,所以有不同的盖子。
我说的担心有道理,比如说结构调整,中国这些年产能过剩一直困扰我们,而且是一个怪圈,十年前,2003年,当时国务院下令压缩过剩产能,那个时候过剩产能只有三个大的产业、三个方面,经过十年,到2013年,工信部公布产能过剩,居然比十年前大了五倍,结构调整有很大的方面,资金占压都在这个上面,产能过剩在中国有道理,规模情结这些东西。今天到了结构调整的时候,需要压缩这些肯定要使一些银行付出代价,最终企业解决条够,银行付出代价,这些代价付出也是应该的。所以这个情况下,不良资产增加一点没有问题,要是不增加,将来会有更多的不良资产产生,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放缓、结构调整带来一些不良资产上升,这个代价不是什么额外的。关键是我们经过这个代价之后,坚持什么样发展方向和策略,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