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EN
刘永好:应扶持私营农企来带动城镇化
年度会议
道农
2014/04/21
摘要:
2014中国绿公司年会改变的年代:现实与远见于20日至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20日下午,《CNBC电视辩论:中国的新改革之路》举行。新希望(12.73, -0.06,-0.47%)集团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7.86, 0.06, 0.77%)副董事长刘永好在此间表示,并不是说在农村建很多房子,修了很多

 

  2014中国绿公司年会4月20日至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在4月20日的CNBC电视论坛“中国的新改革之路”上,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政府应该扶植农业企业,同时,他认为影子银行的问题需要时间解决。

  刘永好:我感觉中国GDP增长7.5%还是有相当难度的,整个中国经济下行的格局,中国经济转型,很多产品都过剩了,中国必须要有大的变革。没有大的变革,要完成7.5%甚至更高的增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要下决心,要维持稳定,还有一个恰当的政府,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我相信只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执行的好,完成7.5%左右也是有可能的,但还是比较难。

  中国经济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另一方面,潜在了很多压力、困难,怎样去解决这些压力、困难呢?这是很大很大的问题。要解决13亿人口一个国家长期的、较快速度的增长,这确实不是容易解决的。到今天为止,我认为全世界好像长期维持7%以上增速的国家,还没太看见。中国已经有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在这种高速增长以后,适当调整调整,我觉得可能也是对的。

  现在积累了很多问题,首先拿农村来讲,我主要从事农产业的,农产业面临很大的调整,这个调整是什么呢?农民在农村种地的规模很小,它的收入相对比较少,而外出务工收入就比较多,怎么样让农民安心的在农村通过种地,通过养猪,通过现代的农业,能够得到跟城里边差不多的收入,这是最大的课题,怎样解决这个课题?我觉得这就是变革。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而政府也给一些支持。要做这些变革是很困难的,是有压力的,是要时间的,但是这些变革一定会推动中国经济需求的增长和较长时间的建设,较高的水准。如果处理得当,中国仍然有很多机会,仍然可以保持较快的速度,仍然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成长格局。

  我补充一下,大家都很关注GDP,认为完成或者完不成7.5,中间有很大的差距。其实我不这样看,要完成7.5,我觉得是健康的7.5和市场的7.5。以前曾经做过这样的事,当经济下行的时候,国家就给很多的投资,特别是国有企业大上马,结果上马了很多重复建设的事,不该上的事,环境保护不过关的事,结果短期经济上去了,带来很大的后遗症,这样的高速增长不妥,不好,也不应该。经济增速应该按市场的规则,由市场主导的经济增长才更有质量,而不是说政府要发多少钱,或者要投多少东西,或者命令谁、指挥谁,或者要求谁去做,而是按照市场的规则来配置资源,按照市场放开、搞活,特别是给民营经济有更多的获利,让民间的资本,民间的投资,民间创造力迸发,我觉得这样更好,符合中国的国情,也符合广大老百姓的需求,也是一个健康的GDP。

  我在中国做私营企业做了31年了,这31年来经过了很多调整,有的是企业自身的调整,有的是国家政策的调整,有的是经济建设的调整,但是总的感觉,经济还在发展,我做的更多的是农业产业。农业产业现在面临新的困难、压力和新的机会,面临新的格局,怎样让农民的收入较大幅度的增长,因为现在城乡的收入差距很大,光靠政府的补贴显然是不够的,也不行,因为现在中国的基础农产品很多都高过国际市场。我们要按市场的规律去做,靠什么?靠科技,靠规模,还要靠组织,怎样把农民通过一种政策或者通过市场的力量,让他们的小农变成一个个的家庭农场,变成他们的规模比现在扩大五倍、十倍甚至更多,当他们的规模扩大五倍、十倍甚至更多的时候,他们的收入一定会增长几倍,这样就跟城里收入差距缩小了。怎样能够让农民耕种规模扩大呢?怎样帮助农民扩大规模呢?这方面要组织力量,而组织力量其实更多是市场。在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农业企业,绝大多数都是私营企业,他们在不断努力,创造了很多好的办法,他们其实很聪明,也很勤奋,政府怎样发现这样的企业,从政策上,从税收上,从方方面面给他们一些鼓励,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让他们来帮助广大的农民,在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形成更多的家庭农场和更多家庭农场的联合体,这样扩大规模,从而用这种方式来转变村镇的面貌、乡镇的面貌。现在叫做乡镇建设、村镇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讲的很多,我个人理解,并不是说在农村建很多房子,修了很多桥就叫城镇化了,一定是在这些农村,农民的收入要成倍的增长,他们的耕种要扩大,科技要发展,并且还要组织起来,还要机械化,像这样的事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我估计走十年、二十年。而这十年、二十年,就给广大的农村、农民和从事农业的企业带来希望,这就是机会,对国家来讲,这就是拉动GDP,靠市场的力量可能比政府一个指令,要发多少钱或者哪个领域投多少钱可能更长久,更稳妥,更健康。依据市场的力量和农村经营的变革而变化,是非常有价值的。

  中国现在城里的经济,城里的收入普遍比农村的高,而中国大城市和中国偏远农村的收入差距更大,这跟信息问题、交通运输问题、市场发展的问题有关,还跟耕种规模和科技水准有关。怎样让差距缩小呢?这几年全社会也好,政府也好,做了很多努力,应该说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现在差距仍然偏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这些民营企业也在考虑,大概在20年以前,1994年的时候,中国一批民营企业家联合发起了扶贫的光彩事业,当时谈到了这些先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家有的是资金,有的是投资能力和市场观念,我们把这些资金、投资和观念到偏远、贫困的地方做投资行不行,到那儿做投资可能回报会差一些,慢一些,但是一定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多解决当地的就业,多对当地起带动和示范作用,这个建议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得到了广大老百姓和民营企业的响应,20年过去了,扶贫的光彩事业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已经有上万家民营企业家在这些贫困地区做投资,做发展,做帮扶,从而投资额已经有数千亿人民币那么多,我的企业也在这些贫困地区投资超过了50亿人民币。应该说这些企业家的投资行为是一种造血式的扶贫,我们把资金、技术、观念在相对贫困的地区生根,产生示范作用、带动作用,培育一批又一批人,成为一种共识,像这样的扶贫,让整个社会基础的人参与扶贫,是很有价值的。但是我也知道企业都联合组织起来,搞了不少的扶贫行动,阿拉善的扶贫行动,爱幼基金的对贫困地区医疗健康的帮助,像沙漠的治理等等很多,这就是一个理念。当发展起来的企业家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当更多的人有社会责任的时候,他们主动的、积极的,而不是被迫的参与这种扶贫活动,整个社会就逐步地健康了,这种差距就缩小了,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和谐了,这比GDP的增长半个点、一个点更重要。

  过去影子银行的贷款比较多,是出自有这样的需求。而广大的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贷款比较难,贷不了款,迫切需要的时候没有办法,才去贷利率比较高的,通过影子银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为什么小企业、微企业贷不了款?要从国家金融格局来讨论,我们的银行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而且有些是中央办的银行,这种情况下,它们更愿意给大企业贷款,做一笔贷款,一万块跟一个亿花的时间差不多,都要经过调查,都要做很多手续,但是效益大不一样,所以银行本身倾向向大企业贷款,而以前在政府也比较支持和鼓励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他们得到贷款更容易一些,几方面的原因使得这些小企业、微型企业很难得到贷款。在他们很难得到贷款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民间的或者影子银行,这实际上是不健康的,一定要改的。

  为什么不能让更多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有贷款的渠道呢?这就是金融改革的办法和方向。现在在改革,都在往这个方向靠,现在国家提出来允许办一些民营企业银行,同时,在各个地方也在做一些尝试,通过什么办法帮助这些小微企业得到贷款?拿我的企业来讲,我们在农村为了发展养鸡业、养猪业,为了做大养殖农场,为了做大,成立担保公司,世界银行考察认为是世界做的最好的农业担保公司,我们跟产业链结合,帮农民担保,让农民到银行贷款,我们跟银行谈,做一定的保证,今后出了问题我们有责任,同时,我们把农民贷的款用于建猪舍、买塑料、养殖技术全过程,通过这样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像这样的格局又跟农村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变革结合起来。所以,单纯解决影子银行的问题也是相当难的,要整体变革,把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互惠的有利于小微企业大的政策结合起来,这种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我想影子银行的问题还会存在一段时间,在经济高速发展出现这样的困难,而金融业出现的困难、问题,可能这是其中之一。

  过去几年一直有食品安全问题被报道,这些问题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中国的老百姓开始怀疑我们的某些食品供应,比方说乳业,牛养得不够多,牛奶不太够,有些企业生产过程中不注意安全,不注意卫生,甚至还有些不法商贩为了利益,不法的添加一些不该添加的问题,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非常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简单的吃饱穿暖已经都解决了,现在要求吃得更好,不单单好吃,更重要的是安全,要对身体健康有益,这方面的诉求越来越多。不能说十年、二十年前没有食品安全的问题,那个时候媒体报道不是这么集中,或者没有报道,现在报道的多了,这是一个。第二,老百姓吃都吃不饱,谁还会关心安全问题。现在都能吃饱,但一定要关注安全,这是进步。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多,很多这样那样问题出现,也有一些不法商贩不良的行为,而对不法商贩不良行为的监管力度显得不够,法律在惩治有意添加或者人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手段还不够强烈,最近几年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更多的还是要调结构,当全国从事农业和食品的单位都非常小,有几亿单位都在生产食品,安全管理是很困难的,压力是很大的。只有更规模化,更加科学化,这个时候才有利于监管,才有利于控制。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要制定强制性的措施,对不法分子给予打击。第二,要转变食品生产领域的小、乱、散的格局,要发展规模的、科学的、现代的食品生产企业,只有两手都抓,这种问题才能够较好的得到解决。但是我相信今后一定能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