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10月3日,参与“中国企业家全球游学计划”美国班的中国企业家在哈佛大学举行了一场报告会。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进行了“创新发展在中国”的主题分享,揭示了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创新发展格局。
王文京:讲到创新,我觉得还是离不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我们知道,今天在中国谈到经济、谈到社会管理最流行的一个词汇就是“转型升级”,或者简单一点就叫“转型”。这个转型是很多因素促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过去二三十年赖以生存发展的劳动力、土地、环境这样一些要素资源今天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就是它的成本和价格都在变得越来越贵。我自己印象中2010年差不多是一个转折点,2010年之后中国就变成了一个高人力成本的国家。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面对新的全球竞争,从政府到企业都在推进一个新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简单地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绿色、高效和和谐。在过去的三十年对中国经济在世界崛起做出最大贡献的“中国制造”现在也在转型,正在向“中国智造”转型,中国服务、中国创新在快速发展。
用友是一家从事企业和政府信息化应用软件IT服务的提供商,我们的主要客户是企业客户。这些年来我们在服务中国企业客户的时候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点,就是中国企业在投资结构上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几乎是各行各业的企业今天在研发上的投入都在快速加大,在人才上的投入比例快速提升。这些年来因为人力成本的提高,所以各行各业都在自动化、在IT系统的建设上加大投入,所以投资结构的改变其实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变化。我们可以简单地用一句话来总结:中国的整体经济和企业发展已经不再是依靠之前的这些成功的要素——资源和成本,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新阶段的发展引擎。
在这个背景下推进的中国创新,跟美国、欧洲比有什么优势?现在的条件和环境是什么样?
创新是由很多因素促成的,在所有影响创新成功的因素里面,我个人的看法是市场需求、市场规模是最重要的因素。去年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在访问英国的时候,有一天的午餐会上,我的同桌坐的是苹果在欧洲的总经理,当时我就问了他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刚刚看完英国的一家科技公司,我问他英国的科技研发能力很强,但是为什么没有产生像苹果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当时他给我的说法是Market Size,就是英国和欧洲的市场规模不够,而美国有全球最大的市场规模,当然,(苹果)后来也走到了全球。这个观点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所以创新产业的发展和市场规模是有巨大的关系。今天的中国从经济体来讲已经排在全球第二了,现在市场也在不断加强,因为我们人口的因素,我们的很多消费品和工业品已有的,包括未来越来越多潜在的消费者规模都是全球第一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今天有全球第一大的手机用户群体、和全球第一大的的网络用户群体,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大家可以想象对于我们创新产业发展带来的空间和机会,这是任何一个小的国家、一个小的地区不可能比拟的。
我们中国创新推进的另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人力资源,因为创新离不开人,这是创新的核心。我们可以从总量上看到2013年,政府部门也在为这个事着急,今天我们会有六百九十九万大学毕业生,其实几年前是三四百万就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了。不光是量的规模,我们看到除了每年新增的大学生数量,中国在文革后恢复高考,从77届算起毕业的学生到现在已经工作了三十二年,意味着什么呢?有三十二年的积累,我们不光只是量上规模的优势,我们的人才已经有了三十多年、二十多年、十多年的经验积累。我们知道经验积累对于创新的意义,所以今天在中国的很多企业和行业看到研发部门一批很有经验的工程师、很有经验的技术专家。除了国内培养的学生,我们看到今年中国留学生的总量在全球也是排名第一的。最新的数字说中国留学生占国际留学生总量的百分之十七,在所有国家派往国外留学的总量里面是第一位的,包括在座的各位。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群体对中国创新的影响,对中国创新未来的战略意义。一年多以前,我在北京还看到了一个团队,就是北欧原来做诺基亚手机的平台软件,包括Linux软件,现在已经从北欧移到了北京在做研发。他们有在这个领域很丰富的积累,但是他们在当地没有这么大的市场,所以移到了北京来做研发,这个团队今天还在北京,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也在加入中国的创新。
讲到创新一定离不开一个重要的环境,就是资本市场。我记得八十年代中国派专家和官员来到硅谷考察的时候,硅谷的IT业为什么那么发达?大家不约而同地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因为硅谷的风险投资业务,因为美国的资本市场对于美国创新的巨大的影响和推动。我在1988年创办公司的时候不光没有风险投资公司,甚至PE和VC这些词我们都没听说过。当时我创业的时候借的五万块钱是从一个事业单位借的,就是从民间渠道借的五万块钱,因为当时根本没有一个促进创新的金融环境。但是在今天的中国,这个数量肯定是超过了千家,甚至是几千家,而且这个数量每天可能都在增加,就是VC机构和PE机构在发展。只要你有一个好的技术、一个好的产品,今天会有一堆VC和PE机构围着你转。在中关村就有很多这样VC和PE机构云集的地方,也有几个很有名的咖啡吧就是一批VC机构和初创的创业者交流的平台,这些风险投资机构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在股票市场上, 2004年中国开通了中小板,2009年开通了创业板。这里插个小故事,当年创业板本来是要在2000年开通的,当时我正在做公司上市,听说创业板要开通我就赶紧从A股往创业板调,如果说创业板在那一年上市,用友软件很可能是创业板的第一支股票,但是后面创业板的计划被延迟了,延到了2009年,但是2009年开通之后我们看到创业板对中国一批创新企业的促进是巨大的。除了国内市场,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多元化的海外市场上市,包括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今天对于很多在中国创新企业来讲有很多资本市场可供选择,除了股票市场以外,其它的金融服务机构,比如银行机构,今天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也越来越多。比如,北京银行的三个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智权贷、软件贷和创业卡。当年我在创业初期的时候到商业银行贷款,最古老的问题就是公司没有资产可以抵押,那个时候我怎么办呢?我就找我的大客户让他帮我做担保,但是后来国资委就不让国有企业给民营企业做担保,幸亏后来我自己盖了点楼可以抵押。那个时候,软件企业的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根本就不能作为抵押品,只是作为一种可以赢得商业银行贷款融资的条件,但是今天我们中国银行业的各种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使得没有房产、没有担保的软件公司、科技公司一样可以获得金融机构和银行的贷款。这些支持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企业的创新环境。
大家可以看到,这张照片是四天前的9月30号的新闻照片,讲的是中国最新一届的领导集体,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全体委员最近组织的一次专题学习会。以往的专题学习会都是在中南海举办的,这是第一次走出中南海的专题学习会。这个学习会去的地方就是中国的第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展示中心。这次专题学习会的主题是什么呢?就是创新驱动。我们的最高领导也发表了重要讲话,就是创新驱动,这就表明一点——创新驱动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重要国策之一。大家知道,党中央特别是最高领导任何一次活动都是不光有象征意义,实际上是代表着一种政策策略的导向和走向。
有这样一些有利于中国企业创新各个方面的条件和环境,包括我们的市场环境、人力资源、资本市场等等,我们可以看到一批中国本土企业在创新上不断取得成功和突破,除了国有的中国航天、神六神七神八,现在应该是神十了。像民营企业的代表华为、联想,还有最近几年在互联网业上取得成功发展的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都在各自的领域里面充分结合中国市场的有利条件、结合中国的创新资源实现了成功的创新突破,也取得了特别成功的发展,这里很多企业今天都是在世界范围内客户量或者份额排在最前面的。用友是众多的中国本土创新企业其中的一员,我们是1988年在北京中关村创立的,当时是我和另外一位苏先生共同建立的,当时我们都是二十出头。因为当时我们没有风险投资,就从一个机构里借了五万块钱买了一台电脑,当时电脑很贵,买了一台花了两万多块钱,租了几十平方米的一间小房子开始创业。我们创业的时候选择的企业登记形式是个体工商户,就是大家熟悉的个体户。为什么选这个方式呢?那个时候我们的规模就这么大,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为我和苏先生是学财经的,当时在众多的企业形式里只有这个形式的产权是最明晰的,法律上产权是很明晰的,后来我们也很庆幸我们没有选择其它的形式。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今天在众多客户的支持下用友已经成为了亚洲地区最大的管理软件提供商,我们在中国和亚洲地区有一百八十万家企业和政府客户。我们也很高兴,二十多年来服务了中国众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我们的一些大的客户,包括中国和亚洲的,原来他们是用SAP或者Oracle系统,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换成用友的系统。现在我们的目标市场已经走出中国,原来中国在这类软件里面只是引进,现在我们看到中国自主产权的大型企业系统现在也可以走到海外。用友自身也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在我们所在的领域能够成为全球的前三强。
中国的创新应该说从周边产业的创新,个人认为我们只是有了第一阶段的开始,后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那么怎么推进好后续的创新?除了利用我们中国有利的因素、环境和资源以外,我想还有几个方面也很重要:
第一就是学习美国、欧洲这样创新领先国家的创新企业做法,包括合作。我一直很敬佩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尽管他们已经在全球领先了,但是每次我们到硅谷或者别的美国城市,可以看到这边美国的同行仍然在日以继夜地持续创新,这的的确确是特别难得的一种精神,给我留下了特别特别深的印象,每次来看印象就加深一次。这里有机制的因素、文化的因素和整体环境的因素,无论是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还是中国的政府都需要持续地学习。
另外今天的创新一定是一个开放的创新,我们不可能再做关起门来的创新,很多创新都要和美国、欧洲各个领域的领先企业共同合作推进。
除了向西方的企业和国家学习之外,中国企业推进后续创新有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或者说我们是可以结合的,就是传承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一些历史智慧,而且要融入东方智慧。我们可能会讲中国的科研、中国的科技创新过程中,有的时候我们会讲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很容易定性不定量,我们的模型能力很差,这确确实实是蛮多年我们一直存在的问题,包括到今天。但是如果说我们把这个场景回归到几千年前周朝的时候,看看当时的《易经》,里面的礼、相、术体系、八卦、六十四卦等等,可能会得到一些启发。因为我对它的研究不是很深,但是读过这个方面的书,我很惊叹几千年前中国的先哲这种高深的智慧。《易经》里面的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个模型,用六十四个模型把世界万物万事的发展表达了出来。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的数字化、结构化和模型化,所以我们是不乏这方面的思维,可能后来很多年我们没有把这一块深化,如果现在我们把原来历史上所拥有的智慧传承起来,实际上对于后续创新是有意义的。
另外在很多的创新里面,西方的创新确实是走得很前面,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问题存在,也看到了有很多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这个时候不光是中国的创新,我想全球的创新也是一样,可能需要在西方思维的基础上导入一些新的、东方的思维。比如,环保主义的很多思想可以按照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天地人的观点解释,而这个思想几千年前就有。所以我认为导入东方的思维可能会对中国乃至全球的一些创新发展都是有意义的。
最后我想讲的是,要想推进创新,精神也是很重要的。这张图片大家都很熟悉,长城是我特别喜欢去的一个地方,有的时候我自己想不清楚的时候也会一个人跑到那边待一会儿。长城在历史上是一项军事防御工程,今天它变成了一个世界少有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的一个很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长城,长城其实是一项巨大的创新工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几千年前为了防御北方的侵略,要修建一个防御工事,要修建一个阻挡的墙,把这个大墙修了六千多公里,这是多大的一个创想?我认为首先就是一个巨大的创想,创新第一来自于创想,就是想你不敢想的事。我觉得长城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太大的创想,有了这样一个创想之后又有这么大的气概去修建它。长城的结构很简洁,而且它里面用的材料其实很科学,包括里面的砖石、里面黏接的材料都是很科学的,它是有智慧的,当然,这里面有几百万人的辛劳甚至生命,创造了这么大的一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所以我认为长城不光是一个军事防御工程,不光是一个旅游的场所,它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工程。我觉得我们的创新从长城这个精神里可以吸收很多宝贵的价值。
最后再作一个简要的展望。大家想象一下,三十年后这个世界会怎么样?你自己会怎么样?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中国创新的背景来看,前面中国的三十年经济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制造业崛起的三十年,新的三十年会是什么样?我自己个人的展望相信一定是创新的三十年,新的二十一世纪对于中国来讲也一定是创新发展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