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EN
法国驻华大使:法国除了时尚还是个“互联网+”国家
年度会议
郝倩
2016/04/23
摘要:
4月23日,法国驻华大使顾山在中国绿公司年会中对中国企业家表示,除了时尚艺术之外,法国有非常高的新技术创新能力,是个高度互联互通的互联网+国家。与中国的国家战略类似,智能和工业化也是法国政策导向方向,这让顾山十分看好中法企业合作的潜力。 在中法的商界看来



  4月23日,法国驻华大使顾山在中国绿公司年会中对中国企业家表示,除了时尚艺术之外,法国有非常高的新技术创新能力,是个高度互联互通的“互联网+”国家。与中国的国家战略类似,智能和工业化也是法国政策导向方向,这让顾山十分看好中法企业合作的潜力。

  在中法的商界看来,无论是中法企业自身的研发,还是在跨国的并购和交流中,创新的思维都无处不在。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海外并购中更是对创新型企业青睐有加。

  顾山介绍说,法国人发明创造了多项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从IC芯片,降噪耳机,到远程手术中所涉及的3D和增强现实的各项技术,这都体现出法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法国技术无处不在,就连德国的高端技术也都在使用圣戈班的玻璃或者是米其林的轮胎。现在无论是日本、德国、法国的汽车制造商或者是飞机制造商都使用法国达索系统的软件来进行设计。同样,在数学、化学领域,法国也孕育出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信息化、智能工业这些领域都在不断推进,随处看得到法国的活力。

  在高新技术方面,法国的研发投资占比GDP的2.3%,每年产生4.3万个专利,涵盖从民用核能到生物科技、自动化、信息化的各个科技领域。

  顾山认为,法国是一个互联互通的国家,这个互联互通不仅指的区位优势,以及一流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因为法国宽带覆盖率非常高--“40%的法国人使用高速的宽带,这是在欧洲最高的覆盖率,宽带下载的速度达到了每秒110兆,是其它欧洲国家的两倍,所以我觉得可以说法国是一个‘互联网+’的国家”。

  为了在科技板块继续有所突破,顾山介绍说法国政府正在不断地向外国企业落户法国提供便利。例如法国有一个研发经费可以抵扣税款的优惠政策,数字产业税也最低。法国实现了企业研发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智能、工业化、未来汽车、新型能源都因此得到了非常大力的推动。

  中国有600多个法国企业落户,对中国的累计投资相当于250亿美元,营业额达到了650亿美元,中法合作的潜力非常大。法国是现代化的国家,高度互联互通,高度开放,文化、艺术和刚性技术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们法国的精神。

  对于法国企业如何在创新上取得成就,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朱海也在绿公司年会中坦言,法国2.5%的GDP用于投入创新,施耐德则拿出了营业收入的5%投入研发。

  所谓施耐德如何推进智能制造,朱海用一个五轴联动的机器人“庖丁解鱼”的小案例辅以说明。在朱海看来,中国人要用筷子把鱼里面的鱼骨头挑出来,但是施耐德更了不起,可以用机器,通过视觉活动,准确找到这个鱼骨头,用激光水枪把它挑出来。这对于很多生产厂家来说可以提升效益,产生利润。

  在朱海看来,创新不光是研发的投入,也包括业务模式的创新。外资企业很多时候进入中时一定要做大股东,一定要做最大的事情,但施耐德之前就做了一个很特殊的尝试--跟新奥集团做了一个跨界的合作,相当于是一个城市未来的气和电,这对一个城市未来的提高是非常好的事情,施耐德做了这样一个跨界的合作--一家做气的公司和一家做电的公司合资,经过一年的合作,运行的效率非常好。同时在管理模式上施耐德也有创新,他们是小股东,但在管理上拥有主动权。

  “我们觉得未来中国智能化的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智能管理,智能教育的基本工人,因此我们准备在中国支持一百所职业学校,提供大概最多500万人民币的各种各样的资助,希望每年对100所学校培养1万名的技术人才,并给他们提供各种类似的岗位的就业和实习的机会,并对学校的师资进行5千人次的培训。”朱海说。

  如果从中方对海外投资的角度而言,创新思维也无处不在。法国ID投资公司是法国第三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该公司从1997年创立至今,给 150家初创型的创新企业投资了20亿欧元。该公司投资合伙人沈炜从2006年开始做从中国往法国的投资项目,这10年中,沈炜意识到很多中国的企业都在寻找创新性的企业作为投资目标。以往中资企业一直看美国,现在逐步开始往欧洲看。大家可以看得到中国的企业在欧洲投资成长的一个轨迹,最早是复星集团,收购法国的地中海俱乐部,接下来是海南航空参股了法国的度假村。毫无置疑,全世界所有的投资者都是在抢着并购创新型企业。从法国的现状来看,法国中小型创新性企业处于领先的地位。例如,就传统工艺而言,中国生产的丝巾和爱马仕的丝巾还是有所差距。例如,在做丝巾的过程中需要调色,在丝巾领域,调色技艺差距非常大。在欧洲,一个调色师可能拥有长达二三十年的工作经历,专注工匠精神,在中国还能找到30年调色的工匠吗?不可能的。

  “所以中法两国有很多差异,无论在传统产业,创新领域都是如此,中国的企业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把眼光瞄准法国,今后相互投资必将加大,中国往法国的投资也会越来越大。”沈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