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EN
马蔚华:靠掐架中国金融没有未来
国际交流
2014/12/01
摘要:
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发展即让人惊讶又成为一种必然,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大环境下,随着全民理财热的激发与互联网文化的日趋普及,网络与金融结合的各类自主创新产品、服务深入人心,它们的存在让金融投资更加便捷、服务更加高效,惠及民众的同时,更推动了中国金融行业

  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发展即让人惊讶又成为一种必然,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大环境下,随着全民理财热的激发与互联网文化的日趋普及,网络与金融结合的各类自主创新产品、服务深入人心,它们的存在让金融投资更加便捷、服务更加高效,惠及民众的同时,更推动了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把互联网跳动的基因注入到金融的血液之中,充分而快速地抵达潜在客户,虽起于青萍之末,却能掀起阵阵风云。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很短,还处于不断自我完善之中,因为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使得这个行业一直充满了蓬勃的朝气与敏感的话题。金融界网站就此策划大型专题——“你好,2015!展望中国互联网金融”,邀请互联网金融行业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及传统金融巨头,一起畅谈互联金融的今夜与明天。

  本期采访嘉宾:永隆银行董事长、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

  本期访谈领域: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

  访谈实录:

  1.金融界:人们一谈到互联网金融就谈到它颠覆了金融,打碎了传统金融的利益链条,您对此怎么看?

  马蔚华:我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金融的一种形式,所以它不会颠覆金融的本质,而是颠覆传统金融的盈利形式,逼迫了传统金融进行变革。比如说银行,过去银行的商业模式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赚中间差价。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来后,基于互联网的平台,贷方和借方可以通过完善的金融征信体系,使用包括搜索引擎、实时报价、云计算、智能终端等先进技术完成交易过程,信息不仅对称、费用也更清楚。

  互联网金融颠覆了过去传统金融中介机构的借贷形式,而它本质依然是让借贷能够直接完成的一种金融服务。可以说互联网该变了人们生活习惯,改变了需求形式,同时也改变过去金融机构传统的盈利模式。

  2.金融界:既然互联网金融颠覆的是传统金融盈利形式,那么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未来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马蔚华: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有明显区域,过去传统金融只愿意服务大客户获得最丰厚的回报,从而忽视了小众的需求,面对“长尾效应”的存在,传统金融不想做也做不好。当互联网金融出现后,它能够解决这些碎片的、普惠的需求,尤其是在传统金融的薄弱环节,因为没有监管的严格,让互联网金融能够应运而生填补服务空白,同时对传统金融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进行挑战。

  尽管互联网金融分流了一部分份额,但是目前为止,传统金融依然占据非常大的金融市场份额,而传统金融也不会一成不变,我们不能认为传统金融前途坎坷,要被互联网金融取代,传统金融也在拥抱互联网,用现代互联网形式进行管理,适应新的时代需求。所以我认为传统金融和互联金融在未来互联网时代会深度融合,这也是中国金融的未来。

  3.金融界:现在一些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或自己建立电商销售产品,这能否称得上拥抱互联网?

  马蔚华:我认为不是,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做金融业务,本质是卖产品,顶多是一种和互联网金融公司简单的渠道合作。传统金融机构其实很早就用互联网做业务,最早的改造是计算机系统,然后是产品销售,而拥抱互联网需要让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做大数据管理客户、精准营销、精细化管理,按照互联网思维去拥抱互联网,利用大数据观点改造自己,通过互联网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传统金融往往需要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因为传统金融受到的监管很严格,只有和互联网金融公司优势互补,才能称得上拥抱互联网。

  4.金融界:很多互联网的企业开始做金融业务,您认为他们的优势在哪里?

  马蔚华:随着网络普及率提高,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首先是因为它是顺应市场需求的结果,还有就是互联网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互联网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解决流量变现的问题,即如何让流量产生最大价值。

  在初期,互联网企业主要是通过建立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服务以及打造社区平台等方式积累流量,并通过广告的形成让流量变现。后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蓬勃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快速崛起,互联网企业意识到可以将互联网流量和金融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做支付、融资中介等使流量变现,渐渐创新出诸多新的金融业态。互联网企业这种不断进取、持续创新的精神值得传统银行学习。(采访于2014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新澳行行前媒体发布会活动间隙,内容未经本人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