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宣传就是不宣传。”被称为“软实力”之父的约瑟夫•奈教授曾这样形容政府的可信度构建方式,他认为:“软实力”发挥作用,靠的是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情。“软实力”今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在国际政治、商业策略、以及人际交往中被广泛提及和应用。今年10月,“中国企业家全球游学”美国站中,学员将与约瑟夫•奈教授面对面,了解如何更好地利用“软实力”从事商业活动,如何认识和改变世界。
什么是软实力?
人人熟知硬实力。众所周知,军事和经济因素往往能使他人转变立场。硬实力可以依托引诱(“胡萝卜”)或者威胁(“大棒”)等手段来实施运用。但有的时候,即便不动用实实在在的威胁也能达到目的。这种为达目的而采取的迂回方式,有时也被称作“权力的第二张面孔”。在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完全有可能因为他国的追随、支持而得偿所愿。那些国家仰慕其价值观,并处处效仿,渴望达到与其不相上下的繁荣和开放程度。因此,军事威胁和经济制裁并不是国际政治中促成改变的仅有手段,设置议程并施以诱惑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软实力靠的是拉拢,而不是强迫。
软实力依靠的是一种塑造人们喜好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熟知吸引和诱惑的力量。在人际关系或婚姻关系中,实力并不总属于貌似强大的一方,而是取决于产生吸引力的神秘化学反应。同样,在生意场上,聪明的高管们都知道,管理不仅仅是发号施令,还需要以身作则,吸引并带动下属共同实现目标。一个大型组织很难仅靠命令来运行。
“软实力之父”
在洞察冷战后以来世界政治的学者之中,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小约瑟夫•奈应该是最家喻户晓的学者之一。他的闻名是因为他睿智地提出了“软实力”这个热词,以至于每当人提起“软实力”,就一定会首先想到约瑟夫•奈。
约瑟夫•奈是哈佛大学的杰出贡献教授,前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现为该院教授。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学位,在牛津大学攻读研究生并获得罗氏奖学金、并取得了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他曾任克林顿时期美国助理国防部长,主管国际安全事务,曾任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负责安全援助、科学和技术方面事务。2004年他出版了《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The Power Game: A Washington Novel》,2008年出版了《灵巧领导力》,2011年出版的《国家未来实力》,最新著作是他在去年6月推出的新书《总统的领导力与美国时代的缔造》。
2004年出版的《软实力:国际政治中的制胜之道》是奈教授的理论的最完整总结。在书中,奈巧手展示了当今世界政治的软实力画面,让人们在乱象丛生的国际社会中捕捉到一条理解21世纪国际政治的线索。
首先,奈教授提醒人们重视21世纪的国际政治从根本上是软实力的政治,“赢得和平比赢得战争要困难得多,而软实力正是赢得和平的关键”。由于受到权力政治论的影响,很多人在进入21世纪之后,仍然顽固地认为国际政治仍然是硬实力政治。一些国家的政要仍然迷信“刺刀下的和平”,极力推动扩大国防预算,继续摆弄同盟、军演、制衡等传统国际政治游戏。对此,奈教授明确指出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以后最大的教训就是过于迷信“硬实力”,告诫美国领导人应重视软实力的效果。
其次,奈教授澄清了软实力的内涵及其运用,指出软实力包括文化、国内价值观,以及政治、外交政策的实质和风格等内容。
再次,奈教授对美国外交进行了理论批评,对理解美国外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日欧的经济崛起及美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当时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不再会是“美国世纪”,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就是这一论调的典型代表。然而,奈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不但取决于其军事、经济、科技水平等硬实力的多寡,还要看其是否具有足够的软实力(文化影响、信息力以及国家的意识形态吸引力),以及如何将软硬实力最佳地结合起来。
在《软实力》一书中,奈教授对软实力内涵、实施、案例以及国别运用都进行了精细的分析。对于迅速崛起的中国来说,软实力理论可能是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奈教授谈到中国的改革,他在对三中全会所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政策赞誉有加的同时强调,政策虽好,但是否能得到持续有效的实施才是关键所在。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改革阵痛在所有国家都会出现,每个国家都应根据国情找到对应之道,任何生搬硬套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企业的软实力
谈到企业的软实力,约瑟夫•奈认为,企业的软实力即企业的国际观,全球化视野能够帮助企业成为真正全球化的公司。最优秀的领导人能够巧妙结合硬实力和软实力成为巧实力。成功的领导秘诀就在于让底下的人跟你上下统一,所以重点就是形成有组织的文化,让大家的想法和价值观跟你的方向一样。
真正的领导人不能只从上到下命令,还要做好横向沟通,使和你同级的人和你方向一致,从东西南北四方同时领导,在自己的周围发展一个大家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以及愿景,带领大家走你要走的方向。
假如一家公司希望获得全球消费者的认同,那就要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观。有些品牌在消费者的心中会被认为是某个国家的品牌,比如威士忌酒。但是假如想要把这个产品做成普世化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就意味着要调整态度,必须要具有全球化的视野,不能够只是想到一个国家。
今年10月,“中国企业家全球游学”美国站中,学员将与约瑟夫•奈教授面对面,从“中国、日本、美国,构建商业发展的和平环境”的主题中了解如何更好地利用“软实力”从事商业活动,如何认识和改变世界。(部分内容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和讯网、中评网、搜狐网)
————————————————
中国企业家全球游学,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发起,致力服务于中国企业家的可持续领导力,搭建终身学习平台,建立全球化思维视野,提高决策有效性。
“中国企业家全球游学“美国站:
时间:2014年9月28日-10月17日
导师:骆家辉 前美国驻华大使
核心内容:
以哈佛商学院为主的最高级别企业家订制课程,其中10门课程被美国游学首期学员们评价全优;
以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为主的创新课程,将学习到成功公司持续创新的实用工具;
以硅谷访问为主的案例互动课程,从成功的大公司,到微创业的小公司。
2014年以色列站游学(8月30日-9月12日)同时开放,由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先生担任导师,深入探访学习这个创业国度。
报名咨询:
电话:010-62766066-825/830
邮箱:youxue@daonong.com
在线报名:www.daonong.com/youxue